烧伤是指沸水、滚油、蒸汽、烈火、电、化学物质或放射线等各种因素作用于机体而引起的一种急性损伤性疾患,故又称“水火烫伤”。本病损害虽多在皮肤,然亦可伤有肌肉,甚至骨骼。轻者仅局部“热胜肉腐”而成疮,尚无全身反应,重者,不但患部“发焦肉卷”,且可火*内攻,“害在脏腑”而引起全身阴、阳、气血、津液紊乱,脏腑机能失调,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就大面积烧伤而言,应视为一种全身性疾患。
紫*膏
紫草、大*、栀子、*柏、薄荷各15g,石膏50g,豆油g
将前6味药置入豆油中浸泡24小时,文火炸至焦*,去渣,离火趁热加入蜂蜡g,搅拌冷却成膏,将疮面清理干净,涂抹本品
烧伤。
黑龙江中医药
复方地榆酊
生地榆96g,大*g, 24g, 毫升,70%酒精毫升
先将生地榆、大*浸泡于酒精中1周,然后用多层纱布过滤,再将 、 放入药液中拌匀装瓶,密封备用。创面按烧伤外科常规处理,用消*纱布拭干创面水分,然后将浸泡于药液中的消*纱布敷在创面上,2~4小时后,用消*棉签蘸药液涂于创面纱布上。每日涂药5~6次,直用至脱痂
Ⅱ度烧伤
如创面上有脓性分泌物,应先用双氧水冲洗,再按上述方法用药。
河南中医
大蓟糊
新鲜大蓟根若干
洗净切细,捣烂取汁与食用菜油调成糊状,装瓶备用。创面常规处理后,以本品涂抹患处。
烧、烫伤。
中医杂志
烫伤液
鸡蛋1个, 3g
将鸡蛋钻1小孔,使蛋清流入碗中,再将 研细入内,加少量芝麻油拌和均匀即成。创面常规处理,用清*棉签蘸涂患处,每日3~4次
烫伤。
①每日配制新鲜药液。②如有水泡,应先抽吸干净。③不可过早剥脱创面硬壳,以免引起皮肤溃烂
四川中医
烫烧伤方
金银花24g,川连6g,伏龙肝9g,连翘24g,*柏15g,灯芯炭9g,陈皮6g,半夏9g,绿豆衣9g,归尾9g,赤芍9g,车前子9g,(包)猪苓9g,大*6g,(单包)六一散18g,竹茹9g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烧烫伤。
《房芝萱外科经验》
生肌油贴敷方
全蝎45只,蟾蜍7~10只,麻油0g,鲜蛋*g
上药同煎后去渣即可。同时先用生理盐水或1:0新洁尔灭清洗创面,再按创面大小贴敷生肌油纱布,每天换药1次。
烧伤。
《百病奇效良方妙法精选》
生姜汁外敷
生姜适量
将生姜捣烂揉汁,用药棉蘸姜汁敷于患处。轻者1次即可重者注入姜汁,保持湿润36小时,即可停药。
水火灼伤。
新中医
烧伤粉
榆树皮(去外皮烧成黑炭)g,生大*g,黑地榆g,艾叶茎g,白及g,*连g,*柏g
上药粉碎过细筛,即成“烧伤粉”。将粉加入65%的酒精~0毫升,加入0.9% 钠溶液0~1毫升,加入庆大霉素针剂40毫升混为一起即为“烧伤液”。将粉剂用适量香油加凡士林及陈醋煎成糊状即成“烧伤膏”。将上述各型药物分别装入玻璃瓶内加盖备用。
烧伤,烫伤,电、化学伤。
《实用专病专方临床大全》
收口散
制炉甘石30g,熟石膏60g,煅龙骨20g,青黛12g,*丹、轻粉、枯矾各6g, 4g
诸药研极细粉,清创后均匀撒上此药。
烧伤后期残留溃疡。
中西医结合杂志
大*粉
生大*干品适量
上药研末过细筛,和麻油(其他食油亦可)搅拌均匀,早晚用软毛刷涂于患处。
烧,烫伤。
新中医
黑布膏
黑醋毫升,五倍子(研末)g,蜈蚣(研末)1条,蜂蜜18g
以上各药混合搅匀,摊于黑布上,外敷患处,3~5天更换1次
烧伤瘢痕。
敷药后局部瘙痒,皮肤发红者,不须处理,停药后数天可自行消退。
新中医
烫伤灵
四季青(中国冬青)叶g,绿茶叶30g
上2味加水2毫升,文火煎至浓缩成粘胶状,直接涂敷创面,随干随涂,以创面不痛为度。
I、Ⅱ度烧伤
《中医外科学》
狗骨头散
狗骨头适量
烧存性,研成细末,外敷患处,或猪油调匀敷患处。
烧伤,烫伤。
《土单验方选编》
石榴皮汁
石榴皮g
用清水洗净后放入锅内,加水毫升,文火煎至毫升,滤过后置瓶中。将医用消*纱布(剪成创面大小)浸于药液中,创面常规消*的,贴敷浸泡过的纱布,成人用暴露法,儿童采取包扎法。第2天观察创面,如无渗液,纱布块干燥,不必换药,直到痊愈。如纱布块渗出液浸湿,应及时去除,重新更换。
I、Ⅱ度烧伤
吉林中医药
*柏膏
*柏末适量
将上药与乳汁搅拌均匀,涂抹创面。
烧伤(包括放射性皮炎以及化学灼伤)。
《儒门事亲》
地榆粉
地榆粉适量
将地榆粉与麻油调匀,外敷患处,1~2日换药1次。
I、Ⅱ度烧伤
经验方
复方地柏散
地榆30g,*柏18g,甘草12g,川连30g,木通18g, 9g
共研细粉和匀,用鸡蛋或香油调成稀糊状,用鸭毛把药扫上患处,每日上药多次,干了即加。
烧、烫伤
1.如有水泡,应先将水泡挑破。2.烧伤后,切勿用冷水或冷物敷上。
《 秘方大全》
虎杖粉
虎杖根适量
研成极细粉末,用麻油调成糊剂,消*后涂于创面。
烧、烫伤。
《百病良方》(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