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灯心草 > 展苞灯心草 > 正文 > 正文

从舌相看健康一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11/8 15:55:38

相信不少妈妈们都有这样的烦恼:宝宝似乎身体不舒服,但是他们又不太能确切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这使得妈妈们一边担心,一边又手足无措。今天这里就给妈妈们介绍一下如何通过宝宝舌头的状态来判断宝宝的健康状况。众所周知,幼儿被称为哑科,所以说望闻问切尤为重要。至于舌诊,则是观察舌头的色泽、形态的变化来辅助诊断及鉴别的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这样,即便宝宝自己不能确切地说出自己的感受,通过宝宝舌头的状态也能断定宝宝的健康状况,而且这种方法也更能直观反映宝宝问题。

舌诊在中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医舌为心之苗,脾之外候,苔由胃气所生。脏腑通过经脉与舌相联,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客系。手少阴之别系舌本,足少阴之脉挟舌本,足厥阴之脉络舌本,足太阴之脉连舌本,散舌下,故脏腑病变,可在舌质和舌苔上反映出来。舌诊主要诊察舌质和舌苔的形态、色泽、润燥等,以此判断疾病的性质、病势的浅深、气血的盛衰、津液的盈亏及脏腑的虚实等。

并且,成人与幼儿的舌象判断是一样的,这也就意味着,只要掌握了基本的舌象常识及舌象分析方法,那么不仅有利于各位宝宝的健康,而且对于宝宝的妈妈们也是大有裨益的。

01

舌诊小建议

舌诊是分析健康的 步,这一步若出错则对后面的诊断影响甚大。故需谨记以下事项:吃有颜色的东西不看舌像;早晨起来不看舌像;尽量不在饭后半个小时内看舌像;不在有色光下看舌像;服用某些抗生素或是某些化学添加剂的情况下不看舌象;月经期和体虚对舌像分析也有影响。妈妈们要知道,健康的舌苔是淡红舌,博白苔。下面呢,就给各位详细介绍一下上述内容。

望舌:需注意光线暗、带色饮食或药品、口腔不卫生等对诊断都有影响。曹炳章《辨舌指南》:"辨舌质可辨脏腑的虚实,视舌苔可察六淫之深。"进行舌诊时应将舌质和舌苔辨证结合。一般情况下二者反映病变是一致的,但也有不一致的现象出现,这就需要综合分析,全面衡量,参考其他症候,做出正确的判断。

1.光线影响

光线的强弱与色调,对颜色的影响极大。望舌应以白天充足而柔和的自然光线为佳,如在夜间或暗处,用日光灯为好,光线要直接照射到舌面,避免面对有色的门窗。

2.饮食或药品影响

饮食及药物可使舌象发生变化,过冷过热的饮食及刺激性食物可使舌色发生改变。过食肥甘之品及服大量镇静剂,可使舌苔厚腻。

3.口腔对舌象的影响

牙齿残缺,可造成同侧舌苔偏厚,镶牙可以使舌边留有齿痕,睡觉时张口呼吸者,可以使舌苔增厚等,临床上应仔细甄别,以免误诊。

正常舌象:舌体柔软,活动自如,颜色淡红,舌面铺有薄薄的、颗粒均匀、干湿适中的白苔,常描写为"淡红舌、薄白苔"。

观舌:主要是观察舌质和舌苔两个方面的变化。舌质,又称舌体,是舌的肌肉脉络组织。舌苔,是舌体上附着的一层苔状物,有胃气所生。所谓"胃中生气"是指脾健运化,胃主受纳(即认为是人体消化机能正常),脾胃生理功能正常则舌上可现一层薄润的舌苔。机体在疾病病理变化过程中,阴阳的盛衰,气血的调和,津液的存亡,均可直接反映在舌苔变化中,察舌苔的变化,即可知脏腑盛衰(内脏器官病变)、病邪凶吉进退(疾病严重程度)。

02

舌象常识及常见舌象分析

人体血液足了,舌质就变红了;血液不足,舌质就变淡白了。体内温度下降了,舌质变白;体内温度上升了,则变红。舌苔反映人的身体状态,如湿气重,则舌苔满布变厚;如果是痰湿重,则舌苔变厚,变粘腻。

同时,各位妈妈也可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dengxincaoa.com/zbdxc/4706.html

冀ICP备2022001669号

Copyright © 2012-2020 灯心草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