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前的夏天,一位德国朋友热情地邀请我们全家去他柏林北部的度假屋玩。
单程开车需要快两个小时,说实话我有一点嫌远……
为什么他说起来,却是一脸的“如果你们不来看看,将会是你们一生的重大遗憾”?
从车上下来、站到他家附近土地上的那一瞬间,我明白了他的执着和自豪。
上初中时,我最爱看的小说是《简爱》。除了情节强烈的故事和性格鲜明的人物外,里面对英国乡村风景的描写,也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微风吹过田野,带着好闻的石楠花和灯芯草的香味……溪水顺着山谷流淌,映射着夕阳的闪烁金光……草地像翡翠一样碧绿、像羊毛地毯一样柔软,繁星般闪烁着一朵朵小小的白花……书里写风景的地方不多,每次也只有漫不经心的寥寥几句,却十分引入入胜。让人不自觉地在脑海里刻画出一副优美宜人、恬静如画的英国田园景象:寂静的、柔和的、阳光明媚的、一眼望去满满都是绿色的夏日原野。后来我二十一岁来到爱丁堡留学,却没找到我想象中的“英式乡村风光”。爱丁堡到处都是古老、宏大、造型优美的石头建筑,郊外的自然风景多山石丘陵,也很美,不过却是另一种气质阴郁、线条冷硬的迷人。再后来,去南边的英格兰地区游玩,发现这里景色还算符合《简爱》的描写。想想也合理,毕竟勃兰特姐妹在约克郡出生长大。但直到来到柏林北部公里的这片湖区,我少时想象中的“英国乡村风光”,才真正得到了具象化:
翠绿柔软的草地、闪着金光的湖面、带着花香吹过田野的微风……
比勃兰特姐妹的家乡还更加切合我的想象。当时随手照了些照片:
随时随地停下一看,都美得像一幅画。
回家后,我就惦记上了这片儿地方。
这一片湖区,以前属于东德,在东西德合并几十年后,经济状况还是明显落后于原西德区域。
和中小型企业林立的德国南部、西部农村不一样,这边大大小小的村镇上,几乎没什么有规模的企业,好的工作机会自然也不多。
过去几十年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搬去了繁荣的大城市,人口不增反减。
地广人稀、房价低廉,甚至有不少偏远老房子被荒弃。
很多地方衰败荒凉,看着令人沮丧……
但临水的房子不一样。
不仅贵,还非常稀少。
大部分都是在熟人、朋友间转手,一年也就寥寥几栋流到市场上。
朋友大方,请我们“随时来玩”,不久后,我们又去湖区过了一个周末。
游泳、划船、赶鸭子、打水仗……大姜二姜玩得乐不思蜀。
回来后,当年才岁多的二姜大概念叨了次:我们还可以去XX(朋友)家吗?
我们也能买个XX一样的家吗?
扭脸看看一旁大姜同样期待的小脸,我不由动了“要不我们也买一个小小的度假屋?”的心思。
从这以后,我和姜爸(主要是我)就踏上了“找一栋水边度假屋”的漫长征程。
寻寻觅觅,每年都要看上N处地方,每一处都顺便游玩一番,走遍了附近的大小村镇,游遍了这片土地上各处湖泊、河流。
7、8年过去,还是一无所获——看上的买不起,买得起的看不上……
到今年初,我已经在柏林周边看了7年度假屋。
不光是柏林北部,柏林西边、东边也有很多湖泊河流,沿岸我都看过,只不过早几年就放弃了——那两个方向临水的房子价钱更贵、更稀少……
看了几年房后,我都想买彩票了。
难道这种临水度假屋也是“生下来有就有,生下来时没有就没有”吗?
话说最后买下的这栋老房子,真的是7、8年里,我看过的上百所房子中,性价比最高的一个了……
说起来,这个房子去年春天就挂牌了。
一上市,就迎面遭遇了德国的《能源建筑法》。
我之前写过,德国新出台的《能源建筑法》让很多能效差的农村房产价格大跌。
话说这房子刚上市时,我就在网上看见过,但没怎么在意,因为明显超出了预算……
谁知过了大半年,房子还没卖出去,着急用钱的房东打了个7折,再一次挂牌上市了……
看着还有一点超出预算的价格,我和姜爸狠狠地动心了。
要不就去看一眼?
这个时候是二月底,正值隆冬。冬天的德国乡村,如果不下雪,景色非常一般,森林萧瑟,天幕阴沉,草木枯黄……
本来80分的房子和花园,看上去勉强只能打个40分。
话说中介接待我们的时候,也不是很有信心光秃秃的院子能说服我们。
她强调了5、6遍:“这个院子夏天时不长这样,漂亮多了”后,又暗示道:房主卖房意愿较高,价钱还可以商量。
姜爸和我表面不动声色,但心里已经掀起了波浪:
之前来这附近玩过N次,不止一次开车、租船从这栋房子跟前经过,我们当然知道这个地方夏天长什么样!现在的价钱已经很心动了,谁知还能再降!姜爸和我神色淡淡地告诉她:我们回家考虑一下,周一给您答复。
回家后,就如何砍价,我和姜爸出了点分歧:姜爸觉得价格已经很好,小砍个10%就行。
我却觉得,房子上市大半年了,中介是隔壁镇上的,这么久没挣到钱,反而一直在奔波、又做了不少金钱、时间、精力投入……
估计她比房主还想出手。
我之前在网上看过一个数据统计,一般中介卖自己房子时,最后成交价一般比卖客户房子更高,房子在市场上平均挂牌时间也更长:
卖自家房子,当然价格越高越好,多花点时间也行。卖客户房子,主打一个效率,能卖高点当然好,但快点卖出去更重要,这样才能尽快去卖下一个房子。既然中介能主动说“价钱可以商量”,就代表着“还有挺大砍价空间”……
就是为了尽快挣上中介费,中介也会替我们去说服卖家降价的。
可以狠砍一把,不行再提价嘛……在我的坚持下,我们报了个原价50%的价格,还给对方留了一点还价的余地,如果还到55%,我们也可以接受。
结果房主考虑了一晚后,居然直接同意了!
如此爽快的同意,把我和姜爸都搞懵了:
难道砍得还是太少了?
可能人都是有劣根性的。
对方答应的太快,我们反而开始迟疑了。
哎呀,难道《建筑能源法》影响这么大?这个房子会不会还要继续跌?买了会不会就砸手里了?正在此时,我们另一个出价却被无情地拒绝了。
看这栋房子同时,我们还看了同一条河上的另一栋房子……
两栋房子前后脚上市,一起过了个“房地产寒冬”,现在那栋房子也降到70%,重新上市了。
我们也给那栋房子按50%比例出了价。现在被毫无商量余地的拒绝了……
有一说一,这可能是我最开心的一次被拒绝的经历。
那房子除了花园大些,是个独栋(我们买下的房子是半独栋),其它诸如花园规划、房子状态、居住面积都差了不少,自带的船库也要彻底重建,挂牌价却贵了一半,现在还不能砍价……
所以我们的出价还是值得的……
后来,我们跟那栋房子的中介一直保持联系。
得知在5月初,天气逐渐暖和、景色逐渐好转后,那栋房子一分没再降,按照最初价的70%卖出去了……
在德国卖房子,尤其是带院子的,最好不要在冬天卖。
每年4、5月开始,天气好转、气候宜人,房子院子的颜值都能提高一截,更容易卖上价。
反之,如果想买房,就可以从秋天开始看。
这个时候的房地产市场转入冷淡期,万一有漏可捡,也大多发生在秋冬半年。
要是没遇上合适的,等一下,还能看到春天第一批上市的房子。
看房7、8年,最后捡漏半价买到这个度假房,真的是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天时:德国出台了《能源建筑法》。这座房子第一次降价后,正是冬天,大部分人很难被冬天的度假屋吸引。地利:中介是25公里外另一个镇上的,已经不想再一趟接一趟地继续奔波。人和:卖家急需用钱,而且耳根子软,容易被中介说服。所以说,这世上的捡漏,大部分都不是一时兴起、偶然走运,而是蓄谋已久、处心积虑。
很多朋友都想知道这个度假屋的具体价格。
这么说吧,同样预算,能在柏林市区买个单人公寓,也能在浙江三线小城买个普通的三室一厅。
姜爸本来更希望能用这个钱做其他投资。
平心而论,在德国房价一片惨淡的现在,这个房子也确实算不上“优良投资项目”。
但看到开心的孩子们、明显被周边自然环境减压的我、还有他自己的放松状态后,他又看开了:
人生苦短,能力范围内,还是要对自己好一点。
之前文章留言里有人讨论:
接触大自然,到底能不能释放压力、缓解抑郁?
我的个人经验是:
有用,非常有用。
其实写公号是个很容易过度思考的工作,思考内省多了,各种压力、内耗都会随之而来,再加上养了三个精力旺盛的男孩,我的压力状态一直都不低。
姜爸就更不用说了,每天都是高强度工作,还经常出差,压力从来就没小过。
之前我们各种带娃旅游,一是为了让孩子们多看看世界,二是为了给自己解压。
现在有了这座乡下度假屋,每周虽然只住一晚,但在森林和湖水边度过轻松愉快的24小时,就能有效缓解一周的压力和情绪积累。
日常压力大的朋友/孩子可以试试!
挑个天气好的周末,去郊区郊游、爬山、徒步、骑车、住一晚民宿,给自己的情绪和精神充充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