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灯心草 > 开花灯心草 > 正文 > 正文

了解灯芯效应后,对脂肪有了全新的理解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5/3/21 10:09:24
<

原创CHN-MZ麻醉MedicalGroup

所谓“灯芯效应”,是指通孔切片之孔壁上,其玻璃束断面之单丝间有化学铜层渗镀其中,出现如扫把刷子般的画面。其成因,类似古油灯所用的灯芯草一般,在毛细作用下会将液体引入存有微隙的丝束中。

睡前,习惯性地拿出手机浏览一下新闻。可就是这一次的看手机,让我后悔不已。这一次,不小心刷到一个让我几乎睡不着觉的新闻。

这是一篇关于“人体自燃”的文章:据说,历史上曾经出现很多起类似案件。之所以称为案件,不仅仅是因为有人死亡,更加是因为死亡的原因让人扑朔迷离。在那个时期,几乎不能科学地去解释。

后来,在大量学者不懈的努力下,终于有了突破性进展。科学家发现,这些死亡案例中,都有一些相似的特点:在火灾现场,几乎只有人被烧死了,而附近的物体经常没有损坏,这也是很多人难以理解的地方。

在一些未被完全烧掉的尸体中,科学家发现了一些更加奇怪的现象:这些尸体的脂肪几乎都是首先被烧掉的。按理来说,在火焰中的人体,无论脂肪、肌肉或者骨头都应该被一起烧掉才对。

在科学不发达的年代,甚至有人将这一现象归咎于“人体自燃”现象。一时之间,人体可以自行燃烧传得沸沸扬扬。甚至有一部分人士,极力用一些所谓的科学去证明这一切。

他们给出的依据是,人体内有大量的磷。而磷的着火点是40℃,因此将罪魁祸首指向磷。当然这里所说的磷是指白磷,红磷的燃点很高。没有明火的自然界中,很难将其点燃。

对于这一理论,说得似乎十分有依据。比如,他们还提出,白磷甚至可以在不到40℃的情况下就可以发生自燃。因为白磷是一种易自燃的物质,虽然燃点为40℃,但因摩擦或缓慢氧化而产生的热量有可能使局部温度达到40℃而燃烧。

看到这里,我不免科学的思考了一下:之前说的自燃或者灯芯,其目标都指向脂肪首先开始燃烧。但是,脂肪中似乎没有多少磷啊。无法排出体外的磷,大部分都沉积在骨骼上啊!按照这个道理,骨头应该先着火才对。

想到这里,我一下就联想到古人所说的“鬼火”。现代科学证明,鬼火确实是人死后,骨骼内磷的自然现象。

然而,脂肪首先发生燃烧,让我有点摸不着头脑。接着往下看,终于有了新的发现:

在近些年的研究中,对人体自燃这一现象的共识为:

1.烧焦的尸体都非常靠近火源,比如蜡烛、灯、壁炉等;

2.外界火源是不可缺少的因素;

3.局部或者全部皮肤首先被燃烧,接着,皮下脂肪由于高温而融化、流出伤口,并开始浸润衣服。衣服被液化脂肪浸湿后成了蜡烛的灯芯,而体内的脂肪就像是蜡,源源不断地提供燃烧的燃料,于是人体就像蜡烛一样慢慢地燃烧,直到所有的脂肪组织都被烧完。

看到这里,困意全无。一具尸体在慢慢燃烧的画面,渐渐清晰地展现在我的脑海中。甚至我在想,如果这个人足够胖,是不是会烧得很久?

唉,不去想那么多了,想得多了,都是烦恼事。下意识的,我用手掐了一下肚皮上厚厚的脂肪。想想自己,一心扑在维护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的事业上,却忽视了自身的健康。

这一宿,辗转反侧。想到因肥胖可能会增加的高血压、动脉硬化以及肝功能异常等后果,我决定要好好减肥了。没有好的身体,为病人着想,就是一句空谈!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dengxincaoa.com/khdxc/142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冀ICP备2022001669号-8

    Copyright © 2012-2020 灯心草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