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灯心草 > 灯心草药效 > 正文 > 正文

艾灸治儿科15种疾病汇总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4/5 19:14:29
01小儿脐肿

小儿脐肿是指脐带脱落后,小儿脐部肿胀,甚至疼痛及有液体流出,属于脐部疾病。临床多表现为小儿脐窝肿胀,或脐内潮湿,甚则有水渗出。

中医学认为,此病多为断脐之时处理不当,湿邪乘机袭入脐中;或脐部护理不当,水湿侵袭,湿邪壅积,聚而为患,令经络阻滞,脐中肌肤失养所致。

命门: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命门为督脉之俞穴,督脉又被称为阳脉之海,命门又和脐相对,故其可行气血,通经络,消脐中肿胀。

艾条温和灸,每次5分钟,每日治疗1次;亦可施艾炷灸,每次施灸3~7壮,每日治疗1次。

(1)保持小儿脐部干燥、干净。

(2)小儿沐浴时,应保护脐部不被污染。

(3)小儿啼哭过多,应做检查,找出原因。

02小儿囟门不合

小儿囟门不合是指囟门不能如期闭合,属于中医“解颅”的范畴。临床可见,小儿头部膨大,毛发稀疏,颅缝开解,面色不华,肌肉松弛,头皮青筋暴露,伴有颈细身瘦,神情呆滞,食少便溏,目珠下垂犹落日状。《幼幼集成·头项囟证治》曰:“解颅者,谓头缝开解而颅不合也。”本病多见6个月至1岁的小儿。

中医认为,此病多为先天不足,后天失养,以致生气受伐,发育不良。肾主骨,肾虚则骨生缓慢;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虚则气血运行不畅,则骨失濡养,以致囟门不闭。隋·《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曰:“解颅者……由肾气不足故也。肾主骨髓,而脑为髓海,肾气不成,则髓脑不足,不能结成,故头颅开解也。”

脐上下五分处各一。

此为经验取穴,其位于任脉上,任脉为阴脉之海,又被称为血海,任脉和肾经相连,肾主成长发育,故其可补气血,促发育,合囟门。

艾条温和灸,每穴施灸3~5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5次为一疗程;艾炷非化脓灸,每穴施灸1~3壮,每日治疗1次,5次为一疗程。

(1)家长调整心态,不可操之过急,更不可拔苗助长。

(2)加强营养,调补后天。

(3)注意保护小儿头部。

03小儿囟陷

小儿囟陷是指小儿1岁至1岁半时前囟虽已闭合,前囟却发生明显下陷甚至如坑状。临床多表现为,囟门下陷明显或下陷如坑,伴有面色萎*、神疲乏力、形体消瘦、食欲不振、大便溏泻。

中医学认为,此病多为父母精血亏虚,胎禀不足,令小儿肾虚亏损,肾主骨,肾虚则囟门不充而下陷;或脾胃虚弱,正如叶天士所说:“脾益升则健”,脾虚不健,则清阳不升,令囟门下陷,甚如坑状。

百会: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

命门: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关元: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

百会为督脉之俞穴,位于巅顶,是诸阳之会穴,可益气升阳举陷,其又位于囟门之旁,可疏通局部的经络气血;命门为督脉之俞穴,可补益肾阳,肾主骨,故可充实囟门;关元为任脉之俞穴,又与足三阴经相交会,可调肝、脾、肾之经气,固肾举陷。

艾条温和灸,每穴施灸5~10分钟,每日治疗1次;亦可艾炷灸(百会除外),每穴施灸5~7壮,每日治疗1次。

(1)加强营养,多吃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

(2)多晒太阳。

04小儿消化不良

小儿消化不良,是小儿常见的胃肠道疾病。临床可见小儿大便次数增多,一般一天3~5次,大便*色或绿色,並有轻微呕吐,可伴有腹痛、哭闹等症状;严重者,一日之内腹泻10余次,甚至数十次之多,大便稀溏如水样,或有黏液,常伴有呕吐、心烦、口渴等症。

中医认为,本病的根本原因是脾胃虚弱,湿注大肠。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湿胜则濡泻”。此外,喂养不当,感染等亦会诱发本病。

命门: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命门为督脉俞穴,元气之本,其可以补阳益肾,“肾,开窍于二阴”,而命门又是“五脏六腑之源”,脾的运化,亦要靠命门之火的温养;故其可健脾、温肾以止泻。

艾条温和灸,每次施灸3~5分钟,每5次为一疗程;艾炷隔姜灸、每次施灸3~5壮,每日1次,5次为一疗程。

(1)纠正不合理的喂养习惯,调整好喂养时间和量。

(2)注意喂养食品的卫生。

(3)忌食生冷、辛辣和油腻食物。

05小儿营养不良

小儿营养不良是指由于喂养不当,导致脾胃受损,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的一种慢性疾病。本病隶属于中医学的“疳积”范畴。临床可见小儿发育迟缓,形体消瘦,精神萎靡不振,毛发稀疏干枯,食欲不佳,腹部胀青筋,烦躁不安,爱哭闹,挑食偏食,吮指磨牙等。

中医认为,此病多为喂养不当,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而导致气血生化乏源而成。《医宗金鉴》曰:“若父母过爱,乳食无度,则宿滞不消而病成矣”。或脾胃虚弱,缠绵日久,气血津液无以化生;或感染虫疾,经久不愈,营养失调所致。此如《幼幼集成·诸疳证治》所言:“疳之为病,皆虚所致”。

身柱:后正中线上,第三胸椎棘突下凹陷中,约与两侧肩胛冈高点相平。

身柱为督脉俞穴,是小儿保健要穴,有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小儿发育的作用。《养生一言草》指出:“小儿每月灸身柱、天枢,可保持无病。有虫气之小儿,可不断灸之,比药物有效。”

艾条温和灸,每穴灸5~1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艾炷非化脓灸,每穴施灸1~3壮,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

程。

(1)合理饮食,按时喂养,不可过饱或不节。

(2)不让小儿养成挑食的习惯。

(3)禁食或少食不易消化的食物。

(4)适当参加户外活动,提高小儿体质。

06小儿流涎

小儿流涎症,俗称流口水,是指3岁以下的幼儿口涎不自觉地从口角内流溢出来的一种病症。中医称之为“滞颐”。临床表现为口内涎水多,而且稠,从口角不时流出不止,伴有面红唇赤、口臭、烦躁、便干溲*;或口水清晰,面色不华,神疲乏力,便溏,尿清长。

中医认为,此病多因禀赋不足,后天失养,而致脾胃积热或脾胃虚弱所致。

神阙:脐正中。

足三里: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

合谷:手背, 、二掌骨间,约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神阙为任脉俞穴,任脉又为阴脉之海,主人一身之阴,且又上循至口,故其可调气血,清湿热,止涎流;足三里为足阳明之合穴,可健脾胃,补后天;合谷为手阳明之合穴,“面口合谷收”,故其可清湿热,而止流涎。

艾条温和灸或雀啄灸,每穴施灸5~1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1)及时擦拭小儿涎水,但不可用太硬织物,以纯棉物为宜。

(2)亦可采用明矾30克,温水泡足,连洗数天,配合治疗。

07小儿厌食

小儿厌食是指小儿长时间的食欲不振甚至拒食的一种病症。属于中医学“恶食”“不嗜食”的范畴,是目前儿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临床表现为长时期不思饮食,食欲下降甚至拒食,形体消瘦,面色不华,但精神尚好;可伴有心烦不安或急躁易怒、睡眠中咬齿磨牙、大便秘结等。

中医认为,此病多因喂养不当,偏食,吃零食,过食肥甘或生冷,损伤脾胃,以致脾胃运化失司而厌食。或脾胃不和,脾失健运,湿浊内蕴,阻塞气机而厌食;或气血两虚,津亏液竭,纳呆厌食。

中脘: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

身柱:后正中线上,第三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中脘为任脉俞穴,又为胃之募穴,可健脾胃而助后天;身柱为督脉俞穴,含有全身支柱之意,二穴合用,可调理阴阳,健脾益胃。

艾条温和灸或雀啄灸,每穴5~10分钟,每日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

(1)纠正不良饮食习惯。

(2)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

08小儿腹泻

小儿腹泻,是指2岁以下婴幼儿,出现以腹泻为主症的消化系统疾病。临床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每天数次,大便稀薄,色*或带绿,完谷不化,呈糊状或蛋花状,甚至呈水样便,但精神尚好;重者每日大便次数10次以上,大便量多,有腥臭味,可伴有发热、食欲不振、呕吐、精神萎靡、烦躁不安、口渴,甚至面色苍白、大汗、昏迷等。本病多见于夏、秋季节。

中医认为,此病多因小儿脾胃虚弱,喂养不当;或感受暑湿、饮食不洁等外邪,而使脾胃受损,运化失司,清气不升而腹泻。《幼幼集成》曰:“夫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盖胃为水谷之海,而脾主运化,使脾健胃和,则水谷腐化,而为气血以行荣卫。若饮食失节,寒温不调,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乃致合污下降,而泄泻作矣。”

神阙:脐正中。

神阙为任脉俞穴,任脉为阴脉之海,其可健脾胃,运水湿而止泻。正如《世医得效方》云:“泄利不止,灸脐中名神阙穴五壮或七壮……及关元穴三十壮”。

艾条温和灸,每次施灸5~15分钟,每日治疗1次,5次为一疗程;艾炷隔盐灸,每次3~5壮,每日1次,5次为一疗程。

(1)注意饮食卫生,生吃水果要洗净。

(2)忌食生冷、油腻食品。

(3)饮食宜清淡。

09小儿疝气

小儿疝气主要指男性小儿的阴囊疝和腹股沟斜疝,为小儿外科病症。临床表现为少腹、睾丸、阴囊等部位肿大、疼痛,啼哭过度可加重,一般以单侧为多。中医又称其为“小肠疝气”“偏坠”。

中医认为,其病位多在任脉和肝经。此病多因寒湿之邪,凝滞二脉,阻塞经络,浊阴难降,肠阻不通,不通则痛;或肝脾二经湿热下注,则经气壅滞;或禀赋不强,身体虚弱,元气不足而致。此亦正如《医宗金鉴·疝证门》所言:“多因先天不足,本藏虚弱,复因外感风邪,内食生冷,寒邪凝结而成有之,或因湿热郁于中,复被寒邪束于外,邪气乘虚井于血队,流入厥阴,厥阴属肝,其性急速,故牵引睾丸少腹绞痛也”。

关元: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

大敦:足大趾外侧,趾甲角旁约0.1寸。

关元为任脉俞穴,小肠之募穴,又与肝、脾、肾相交,故其可调理肝、脾肾、任脉之经气,行气止痛;大敦为足厥阴肝经之井穴,肝经入毛中绕阴器,抵少腹,故其可疏肝理气,散结消肿。

艾条温和灸,每穴施灸5~15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艾炷非化脓灸,每穴施灸5~7壮,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1)治疗时避免小儿啼哭,否则影响疗效。

(2)病重患儿可用丁字带将阴囊兜起,有辅助作用。

(3)对体弱儿童,应适当补充营养。

10小儿遗尿

小儿遗尿症是指小儿在发育和智力正常的情况下,在夜间睡梦中不知不觉地排尿的病症,又被称为夜尿症,俗称“尿床”。一般小儿1~3岁就能控制排尿,凡3周岁以上还经常遗尿就属病态。临床表现为小儿熟睡后,半夜或清晨,即有遗尿,往往尿出后即醒;亦有遗尿后熟睡不醒,一夜可遗尿数次;可伴有面色不华、精神不振、智力减退、食欲不佳、大便不正常等。

中医认为,本病多因小儿禀赋不强,肾气不足,不能制约水道;或脾虚心陷,肺气不调,膀胱失于约束所致。《幼幼集成·小便不利证治》曰:“小便自出而不禁者,谓之遗尿;睡中自出者,谓之尿床,此皆肾与膀胱虚寒也。”

气海: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

气海为任脉俞穴,为气之海,元气之会,故可以益气升阳,调理气机,通利膀胱,以助对尿液的约束力。

艾条温和灸,每次施灸3~5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艾炷非化脓灸,每次灸3~5壮,每日或隔日施灸1次,10次为一疗程。

(1)家长对小儿不应打骂、嘲笑,避免不良的精神刺激。

(2)给小儿以安慰、鼓励,克服其自卑思想。

(3)小儿入睡后,按时唤醒,养成按时排尿的习惯。

(4)傍晚以后少饮水。

11小儿癫痫

小儿癫痫是指小儿反复突然发作的短暂脑功能失常。临床表现为突然发作,四肢抽搐,头向后仰,牙关紧闭,口流涎水,历时2~5分钟,醒后四肢无力,疲乏不堪;可伴有小便失禁,如此反复。俗称“羊痫风”,属中医“痫证”范畴。

中医认为其病因,多为小儿感受惊吓、患热性病,以致阴阳逆乱;或头部遭受外伤,血瘀阻络;或家族遗传等原因造成。《素问·奇病论》曰:“人生而有病颠疾者,病名曰何?安所得之?歧伯曰,病名为胎病,此得之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为颠疾也。”《证治准绳·幼科》亦曰:“大概血滞心窍,邪气在心,积惊成痫”。

身柱:后正中线上,第三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神道:后正中线上,第五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膈俞: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身柱、神道皆为督脉俞穴,身柱可强腰脊,镇静安神,搜风息风;神道可解痉安神;膈俞为膀胱经俞穴,又为血会之穴,膀胱经与肾经相表里,故其可凉血、活血、通络息风止痫。

艾炷瘢痕灸,以上三穴可单独用,也可配合选用,艾炷如*豆大,每次每穴灸3壮。

(1)灸后宜食用鱼腥发物,以期化脓。

(2)避免精神刺激。

12小儿哮喘

小儿哮喘是婴幼儿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在中医学中,哮与喘是两种不同的病证。《医学正传》说:“哮以声响名,喘以气息言。”两者在临床上很难严格区分,故哮喘常并称。其临床多表现为,突然发作,阵发性哮鸣气促,呼气延长,反复发作,缠绵不愈;多伴有咳痰不利、张口抬肩、不能平卧。一般年龄越小、身体越弱者,发病率越高。《幼科发挥》曰:“小儿素有哮喘,遇天雨则发者……发则连绵不已,发过如常,有时复发,此为宿疾。”

中医学认为,其病初多在肺。明·儿科世医万全认为:小儿肺常不足,感受外邪而生痰;脾为生痰之源,脾气虚弱,运化无权,而使精微不化,痰浊内伏;小儿肾常虚,肾气不足,则失摄纳,而呼多吸少。此亦如《幼科发挥·肺脏兼让》所言:“肺生气,肾则纳而藏之。痰涎者,肾之津液所生也,哮喘吐涎,乃气不归元,津液无所受也。”

身柱:后正中线上,第三胸椎棘突下凹陷中,约与两侧肩胛冈高点相平。

灵台:后正中线上,第六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身柱、灵台皆为督脉之俞穴,身柱寓有全身支柱之意,为“小儿百病之灸点”,可补益肺气,止咳平喘;灵台可鼓舞阳气,驱散寒邪。

艾条温和灸,每穴施灸3~5分钟,每日治疗1次;温灸盒灸,每穴施灸10~15分钟,每日治疗1次。

(1)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小儿体质。

(2)根据天气变化,加减衣物。

(3)保持空气新鲜,避免烟尘和刺激性气体。

13鹅口疮

鹅口疮,是一种以口内满布白膜,形似鹅口为特征的皮肤病。中医又称其为“雪口”“鹅口疳”“口糜”“雪花疮”等。临床表现为口内出现白膜,如糜粥样,有散在乳白色小点如凝乳,小点渐扩大或融合成小斑片,擦除后,可露出出血创面;但不久,又被新的白色斑片所覆盖,状似鹅口;可伴有哭闹不安、垂涎、拒食等。此正如《诸病源候论·鹅口候》所说:“小儿初生,口里白屑起,乃至舌上生疮,如鹅口里,世谓之鹅口。”

中医认为,其病因多为心脾二经积热,循经熏蒸口舌。此恰如《医方考》所说:“口糜本于湿热”。此外,小儿之母怀孕时喜食辛辣之物,遗热胎儿,亦会罹患此症。

劳宫:第二、三掌骨之间,握拳,中指尖下是穴。

劳宫为手厥阴心包经俞穴,性能善降,善清心泻火,清胸膈之火,泻脾胃之湿热。

艾条温和灸,每穴灸3~5分钟,每日1次,5次为一疗程;艾炷非化脓灸,每穴灸2~4壮,每日1次,5次为一疗程。

(1)保持口腔清洁,用淡盐水擦拭口腔。

(2)哺乳前,乳头应清洁干净。

(3)乳母应忌食辛辣、煎炸、烧烤食物及酒酪。

14百日咳

百日咳是以小儿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并伴有特殊的鸡鸣样吸气性吼声为特征的疾病。其又被称为“顿咳”“痉咳”“疫咳”“天哮

呛”等,俗称“鸬鹚咳”。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犯病,以冬、春季为多,以5岁以下婴幼儿最易发病,病情大多较重;病程较长,往往迁延2~3个月以上。临床多表现为初起似感冒状,但咳嗽较重,入夜尤甚,呈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并有鸡鸣样回声;咳重时可连续几十声而无吸气间隙。可伴有呕吐、面红、眼结膜下出血、眼睑浮肿、鼻出血、痰中带血、舌下肿胀、溃疡,严重者可出现昏迷、惊厥等。

中医认为,此病多因禀赋不强,外感时邪,痰浊内生,阻于气道,肺失宣降,上逆喉间而成。《婴童百问·伤寒咳嗽伤风》曰:“然肺主气,应于皮毛,肺为五脏华盖,小儿感于风寒,客于皮肤,入伤肺经,微者咳嗽,重者喘急。肺伤于寒,则咳多痰涎,喉中鸣急;肺伤于暖,则嗽声不通壅滞,伤于寒者,必散寒邪,伤于暖者,必泄壅滞。”

身柱:后正中线上,第三胸椎棘突下凹陷中,约与两侧肩胛冈高点相平。

身柱为督脉俞穴,为小儿保健常用穴,可强身健体,驱逐外邪,疏通经络。

艾条温和灸,每次施灸5~1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1)注意室内通风,保持空气清新。

(2)饮食宜清淡,忌食煎炸、辛辣、油腻食品。

15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西医病名,中医称之为“痄腮”“蛤蟆瘟”等,是由腮腺炎病*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多表现为耳下腮部肿胀,可发生在一侧或两侧,肿胀以耳垂为中心呈漫肿,边缘不清,皮肤不红,抚之有热感,有压痛或弹性感,张口不利,咀嚼困难。

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外感风温*邪,邪从口鼻而入,壅积少阳经脉,郁而不散,凝聚于腮部;或饮食不节,过食膏粱厚味,湿热壅积于胃,阻滞经脉,气血不利而致腮部肿胀。《诸病源候论》曰:“风热*气客于咽喉,颔颊之间,与气血相搏,结聚肿痛”。

《沈氏尊生》亦曰:“腮肿亦名痄腮……或膏粱久积而作”。

角孙:折耳郭向前当耳尖直上入发际处。

角孙为手阳三焦经之俞穴,可通利三焦,排*祛秽,是治疗腮腺炎之经验穴。

灯心草灸,取灯心草,一头蘸麻油,点燃后点灸角孙穴,可听有“啪”声即可。

(1)将患儿隔离,直至肿退。

(2)患儿饮食宜清淡、半流食,不宜油腻和辛辣。

(3)注意患儿口腔卫生,可用淡盐水漱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dengxincaoa.com/dxcyx/5693.html
冀ICP备2022001669号-8

Copyright © 2012-2020 灯心草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