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参加公司的团建,下山路上,遇见这一丛丛的茅草,勾起我对老家元宵节送灯的记忆。
在我们老家,每年的正月十五,照例是要送灯的。
基本规矩是这样的:首先是天地的神位那里要摆上灯,灶王老爷那里摆上灯,然后就是家里的门口,每一扇门一盏灯,自家水井台上一盏灯(在每家没有自己的井,大家共用村里的水井时,是要送一盏灯到村里的井台上的),阳沟口那里一盏灯,猪圈的出粪口那里一盏灯,自家磨台上一盏灯,村里公用的碾子那里送一盏灯,在天黑前,去祖上的坟地里,每一个坟前一盏灯,大致如此。
送灯的意义,妈妈没有明确说过,我想大致是祈求平安,来年风调雨顺之类的。
母亲一般用胡萝卜或者青罗卜做灯,把萝卜切二指宽一段一段的,用小刀把芯挖出一个小碗碗,用*草的秸秆,缠上棉花,插到萝卜碗碗里做灯芯,从灯芯顶上慢慢浇一些花生油做燃料,因为花生油不易燃,点的时候先要撕一小点烧纸,捏到灯芯的棉花上,花生油很快就洇透了烧纸,用火柴点燃那洇透了油的小烧纸片,带动整个灯芯燃烧起来。用花生油做燃料的重要原因,是这些灯在油尽灯枯之后,第二天收集起来,拔掉灯芯,这些萝卜可以和饲料掺在一起喂猪,一点也不浪费。
当然,在天地和灶王的神位上供的灯,是妈妈精心和面捏制蒸熟定型的造型灯,有老母鸡带着小鸡的,有捏成一个花边茶杯状的,天地上的好像是一个三联灯,有三个窝窝三个灯芯,同时点燃,这个记不太真切了,明天问问妈妈。
文章题图中作为前景的茅草,就是做灯芯的*草,我们村子只有村西北角的果园顶部,公墓林那一块长得比较多,我的祖上都埋在那里,小时候一般都是我在正月初十左右去取,我对公墓林那里一点也不害怕,或许是我的真气比较足的缘故。
今天,看见*草,就让我想起了很多小时候的事,便稀里哗啦的写了这么多。
,年11月9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