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胆小懦弱、自卑敏感、害怕社交,很多家长都以为是孩子性格内向,不是忽视就是责骂,其实这些行为都是在孩子的伤口上撒盐。
如果孩子出现以上症状,并伴随整日闷闷不乐、吃不好睡不好、脾气急躁的情况,那大概率孩子就是抑郁了,家长要引起足够重视,否则孩子的身体和学习都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就像我之前接诊的一个孩子一样,因为初中时期被同学霸凌,自此性格大变,自卑敏感、胆小懦弱,不再像以前那样话多活泼了,整日闷闷不乐,少言寡语,周末喜欢待在家里,家人以为孩子学习紧张,未予重视。
高中时期,孩子症状更加严重了,经常躲在房间里不肯出来,甚至还不愿意跟家里人说话了,成绩也下滑得严重,于是办理了休学。医院诊为忧郁症,给以西药丙咪嗪、多塞平、中药及配合心理治疗1年无显效。
就诊时,孩子情志忧郁,眼神躲闪,低头沉默寡言,紧张不安,自述心烦失眠,口渴每天要喝大量的水,近1年月经色黑量少,舌红苔少,脉沉细。
综合辨证,孩子精血亏耗,肝失所养,此乃肝气虚的表现。
治法:养血柔肝,清心安神。
开处方四物汤加减,组成:生地黄、熟地黄、当归、川芎、白芍、麦冬、炒酸枣仁、灯心草、合欢皮、益母草。
孩子服药15剂后,心烦失眠的情况得到明显改善,能与家人主动谈话。2个月后停服全部西药,原方加减调理半年,诸症消除。
随访1年未发作,目前孩子就读于某高校,社交、情绪、作息一切正常。
肝主疏泄,能够调节气机,使气血和调,精神舒畅。若肝脏气虚,生发无力,疏泄不及,则会出现郁郁寡欢、焦虑等情绪问题,这也是孩子胆小懦,惧怕见人的缘故。月经少、苔少是阴血不足的表现,阴血不足,虚火内生,故心烦失眠。
方中四物补血和血;麦冬、酸枣仁养阴安神;合欢理气解郁;小量灯芯草清心经虚火除烦。阴血得补,诸症消失而愈。
方中的关键药物啊,是这个地黄,因加工炮制方法不同,地黄分为鲜地黄、生地黄(干地黄)和熟地黄。
生地黄味甘、苦,性寒;归心、肝、肾经。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功效,体内精血不足经常会用到这一味药!
而熟地黄,味甘,性微温;归肝、肾经。在补血滋阴这一块可是个高手。
两者同用,可以相互增强作用,更好地滋养阴液,增强补益肝肾的效果,在补血的同时,兼顾清热凉血,使治疗更加全面。
最后教给大家几个地黄食疗方,适量食用好处多多:
一、百合地黄粥材料:百合、生地、粳米。
做法:先煎生地两次,取汁后与百合、粳米共煮粥,1日内服完。
功效:滋阴润肺,凉血宁心。适用于阴虚肺燥、咳嗽痰血、潮热盗汗、手足心热、心中烦扰、夜寐不安等症。二、生地黄蜜饮
材料:生地黄、鲜藕、蜂蜜。
做法:将生地黄洗净切片,加水浓煎两次,合并滤液。将鲜藕洗净切碎,捣搅成鲜藕汁。将生地黄滤液、鲜藕汁和蜂蜜混合均匀,分上下午服用。
功效:滋阴降火,适于阴虚火旺引起的经行口疮。三、地黄山药鸡内金粥材料:干地黄、山药、鸡内金、粳米。
做法:将干地黄和山药洗净切段,煎成浓汁。粳米加水煮粥,煮沸后加入地黄药汁和鸡内金,继续煮成粥。
功效:清热滋阴,凉血止血,养阴生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