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你驶过高峣立交桥
往东侧望去
就可以看到占地亩的王家堆湿地
在滇池草海畔露出绝美的容颜
冬季的湿地有着自己的色彩
云影天光倒影在水面上
寂静、空灵,别有一番韵味
成排的梧桐树一片金灿灿
微风中徐徐摇曳的芦苇
还有草丛中盛开的野花
交叉栈道蜿蜒在一片波光粼粼中
无不诉说着王家堆湿地冬季的故事
据介绍,王家堆湿地建设工程是滇池保护治理“十三五”规划以及“三年攻坚行动”确定的重点项目,由昆明滇池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建设。湿地主体生态功能为水质净化及生物多样性保护,适度融入人文、景观、环境宣教等功能。
“王家堆湿地以第十三水质净化厂处理尾水为水源,湿地净化工程工艺采用多稳定塘系统。这是一种利用天然净化能力对污水进行处理的构筑物总称,其净化过程与自然水体的自净过程相似。”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种工艺通常是将土地进行适当的人工修整,建成池塘,并设置围堤,依靠塘内生长的微生物及水生植物来处理污水,主要利用菌藻和水生植物的共同作用处理水质净化厂尾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相比滇池周边其它湿地比较偏向公园化的特点,王家堆湿地主要由宽广的水域构成主体部分。
湿地依托湖滨带自然地形,因地制宜,以恢复湖滨带生境,修复湖泊“天然生态屏障”为目的,充分发挥湿地净化功能,进一步提升第十三水质净化厂尾水水质,构建该区域湖滨带陆生生态系统与水生态系统,实现湖滨湿地生物多样性保育、水质净化和景观美化3大功能。同时,为深入研究塘库系统类型湿地对滇池水质改善提供技术数据支撑。
同时,按照植物种类的多样性、生态功能优先的原则,王家堆湿地还以当地的植物生态系统及乡土植物群落为基础,种植了约余株囊括42个品种的乔木,21个品种、共计1.4万余平方米的水生灌木及约13万平方米的沉水植物等等。
届时市民可以在湿地内看到云南红豆杉、冬樱花、四照花、蓝花楹、南天竹、金森女贞、红叶石楠、百日草、硫磺菊、马鞭草、粉黛乱子草、香蒲、灯心草、花叶芦竹等。
随着冬季的来临,王家堆湿地设立的动植物保育区内已迎来了红嘴鸥、赤膀鸭、白骨顶、黑水鸡、苍鹭、白鹭、小鹏鹏等水鸟,以及普通翠鸟、戴胜、白鹊鸰、黄臀鸭、棕背伯劳、噪大苇营等多种林鸟。
来源: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龙宇丹、李久红、资渔摄影报道
校对:朱咏梅
编审:王云
原标题:《曝光!下一个打卡热门!昆明这个地方“藏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