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勇王正荣本报记者樊瑛张建忠寒冬季节,一场大雪突袭成都,在大家欢呼赏雪发朋友圈的同时,晚熟柑橘种植户却忧心不已。新春前夕的一天,一大早上,果园里覆盖的厚厚一层大雪。蒲江县朝阳湖镇石象村二组的刘仁洪不禁摇头叹息:“糟了!今年的耙耙柑卖不成钱了,这20亩果园当年投入的6万多元要打水漂了。”下午雪就化完了,但过了几天又遇上霜冻。雪上加霜,让刘仁洪更加不安,每天都来果园检查,最后气温回升,他惊喜地发现,他的耙耙柑不仅没有受到冻害,而且味道更甜了。在雪灾和霜冻面前经不起考验的耙耙柑因受冻开始变味,必须赶紧处理,一斤只能卖几毛或一块多,而刘仁洪的耙耙柑,收购商开出的价格,已经从最初的一斤二块四涨到了三块二,但他还是不为所动,“我准备留树保鲜到3月中下旬,那时耙耙柑的味道才是最好的,并且每年都是越往后价格越好。”惊喜发现耙耙柑任性冻不坏留树保鲜等收购价上涨,其实是刘仁洪第二次打赌。柑橘行情近期一直比较低迷。刘仁洪坦言,覆膜请人要多元一天,薄膜也在涨价,每亩成本算下来近1元,由于担心亏得太多,他否定了家人叫他覆膜的建议,率性赌了一把。不期而至的这场大雪和接连几次严重霜冻没少让他受家人责备,然而果子没有受冻的惊喜,让他又庆幸去年作出的一个重要决定,“年我拿出一亩果园试验全营养高碳栽培技术,发现树势明显变壮,叶厚色浓,产量和品质都提升明显。年我决定全园推广,通过微喷施了5次吻土三号冲电宝全营养有机液肥,每次每株8两。7月施这个品牌的复合微生物肥,每株4斤。”今年是刘仁洪果园完成高改的第四年,去年总产3万斤,今年他预计至少5万斤。走在果园里,脚不沾泥,地上是一层密密的浅草,他很在行地解释:“过去大家在柑橘园里撒施化肥,草都不长。现在我们县推广‘两个替代’,增施有机肥,配合这套施肥新技术,现在土壤里有机质丰富,长满了良性杂草鹅秧草,不仅改善生态,还保湿抗旱抗冻。”作为村干部,刘仁洪今年准备向全村推广这项新技术,让大家通过使用好的技术取得更高收入。新技术悉心呵护“长跑选手”▲新技术让刘仁洪在大雪霜冻之年喜获丰收。杨勇摄让刘仁洪没有覆膜的果园幸免于雪灾、冻害的全营养高碳栽培技术,也让丹棱县杨场镇会灵村五组的王刚尝到了甜头。去年他从15亩果园中拿出一亩作试验,结果在花期遭遇严重春旱的情况下,他的这亩爱媛表现优异,亩产多斤,比常规施肥亩增产近一倍,并且收购价一斤达5元,比一般的市场零售价高出2元。今年他准备全园推广。这项造福晚熟柑橘种植户的技术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陈天礼在年率先提出,由四川龙田丰生化有限公司通过科技攻关完成了产品配套。“果树的树体95%以上是由碳、氢、氧构成,还包含氮磷钾钙镁硫锌硼铁等大中微量元素。我们在多年的生产调查中发现,在施齐大中微量元素的基础上,如果树体积累的碳不够,树势、产量、品质和抗逆性等都会受到影响,而在四川盆地,由于光照条件较差,更容易缺碳。”陈天礼介绍。四川龙田丰生化有限公司生产的吻土三号冲电宝全营养高碳有机液肥,不仅能快速补碳和大中微量元素,还加入了复合生物菌、土壤团粒结构修复剂等,为晚熟柑橘的生产全程提供营养呵护。“现在市场上的肥料有很多种,今年的大雪和霜冻是个很好的‘试金石’,能够在不覆膜的情况下没有受冻害就是个很好的说明。”四川省农技协柑橘种植专委会主任陈维君一语中的,这套营养方案也汇聚了他的心血,他提出的“健康壮树挂果,单株疏果定量,单果套袋过冬,留树保鲜销售”为晚熟柑橘生产勾出了重点。在陈维君看来,晚熟柑橘的果实成熟期晚,是柑橘中的“长跑选手”,而全营养高碳栽培技术,为晚熟柑橘的健康壮树、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dengxincaoa.com/dxcgx/12302.html